
[成本“高烧”难退,面料企业境况如何?]
发布日期:[2022/3/21]
共阅[470]次
3月15日晚间,国际油价继续遭遇重挫。其中,WTI原油价格一度跌至94.9美元/桶,布伦特原油价格最低跌破98美元/桶,双双跌破100美元/桶关键位,单日最大跌幅均超过了7%,创下今年3月1日以来的最低点。
“终于跌了,不管怎么说,是个盼头。”在朋友圈中,有纺织人感叹。不过,国际油价的暂时下跌,能否影响到我国纺织行业原料的价格走势仍是未知数。
多方成本出现上涨
根据海关总署统计,今年1~2月,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502亿美元,同比增长8.9%(以人民币计同比增长6.3%),其中,纺织品出口247.4亿美元,同比增长11.9%(以人民币计同比增长9.3%),延续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的良好增长态势。
外贸出口虽实现“开门红”,但今年以来,汇率波动、疫情反弹等外部因素交织,使纺织企业经营依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,风险挑战明显增多。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,1~2月,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0.3%,化工原料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7.3%。
目前,不确定因素已经对面料行业的供给端带来影响,其中,影响较大的就是涤纶长丝的价格走势。截至3月9日,聚合成本约为7495元/吨,较春节前上涨15.68%,而涤纶长丝POY150D/48F价格为8350元/吨,较春节前上涨7.05%。
隆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化纤事业部分析师齐金月对《中国纺织报》记者表示:“2月以来,受严寒天气及地缘政治影响,国际原油价格强势上涨,对聚酯原料端的成本形成支撑,带动涤纶长丝价格出现持续上涨。”尽管眼下油价出现大跌,但今年以来的油价涨幅仍然可观,纺织原料市场仍处于调整之中。齐金月分析指出,在地缘政治影响下,国际油价目前的走势仍不明朗,但从原料端看,3月成本端短期内依旧高位振荡,价格相对坚挺。
波动的原料市场影响的显然不止是涤纶长丝,近期的染料价格也开始上调。受外部因素影响,加之染料企业限产,造成染料货源紧缺。3月6日,多家染料企业报价出现上调,其中,分散染料价格上调1000元/吨。
此外,值得注意的是,浙江绍兴热电公司近期已经下达通知书:因为国内现货煤源供应紧张,加之电厂库存持续下降,3月蒸汽价格或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,请印染企业合理安排生产,尽量避开高煤价峰期。
面料企业影响几何?
“影响暂时可控。原料价格波动风险其实从去年第二季度就已经显现,所以公司今年年初在做经营规划时,就对原料整体走势有一定规划考量。”江苏一家大型纺织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,面对突然的原料价格大幅上涨,虽然公司难以预判,但拥有完备的采购平台和原材料战略合作伙伴及必备储备,能相应消化掉风险。
不过,面对原料价格上涨,中小企业的应对能力往往不如“头部”企业。
中国柯桥纺织指数显示,2022年1~2月,中国轻纺城面料市场实现成交额233.28亿元,同比下跌33.27%。3月1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这一情况仍未出现缓解,服装面料销售仍呈现连日成交环比小跌的态势。其中,纯棉面料、涤粘面料、涤氨面料、粘胶面料、粘毛面料、锦棉面料、麻粘面料成交价量不等量下跌,拉动服装面料价格小幅下跌。
一家柯桥面料企业的销售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,由于原料价格上涨叠加海外订单取消,部分外贸公司的经营已举步维艰。“由于去年厂房到期,我们认识的好几家外贸公司都没有续租了。”该负责人坦言,成本价格的波动,对外贸企业影响格外明显。“现在,很多外贸公司为了应对原料价格的波动,交期在后半年的订单都选择不报价,以便观察后续汇率波动、原料价格走势与国际局势发展。”
“原料涨价对企业的影响很大。以前的原料行情总是旺季涨淡季降,但是今年很多原料价格始终居高不下。更棘手的是,3月13日,我们接到合作物流公司暂时停运的通知,公司正在加紧对相关事宜进行处理。”一家广州中山地区的面料企业负责人无奈地对记者说。
“原料价格的不稳定,最直观的反应就是服装品牌的订单量在减少。虽然服装品牌下单款式目前还是那么多,但是每个款式的下单量在下降。比如,一家客户原本计划下单3万米,但今年就只采购了不到1.8万米,相对比较保守。”江苏汇鸿纺织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徐贤佑说,“如果消费者反应比较好,那么客户就会对几个款式单独追加下单量。对于服装品牌而言,这样最安全、高效,但是对于我们面料企业而言,下单量少了,批次不变,我们花费的人工、时间等成本基本不变,这会无形中增加成本负担。”
“终于跌了,不管怎么说,是个盼头。”在朋友圈中,有纺织人感叹。不过,国际油价的暂时下跌,能否影响到我国纺织行业原料的价格走势仍是未知数。
多方成本出现上涨
根据海关总署统计,今年1~2月,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502亿美元,同比增长8.9%(以人民币计同比增长6.3%),其中,纺织品出口247.4亿美元,同比增长11.9%(以人民币计同比增长9.3%),延续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的良好增长态势。
外贸出口虽实现“开门红”,但今年以来,汇率波动、疫情反弹等外部因素交织,使纺织企业经营依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,风险挑战明显增多。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,1~2月,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0.3%,化工原料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7.3%。
目前,不确定因素已经对面料行业的供给端带来影响,其中,影响较大的就是涤纶长丝的价格走势。截至3月9日,聚合成本约为7495元/吨,较春节前上涨15.68%,而涤纶长丝POY150D/48F价格为8350元/吨,较春节前上涨7.05%。
隆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化纤事业部分析师齐金月对《中国纺织报》记者表示:“2月以来,受严寒天气及地缘政治影响,国际原油价格强势上涨,对聚酯原料端的成本形成支撑,带动涤纶长丝价格出现持续上涨。”尽管眼下油价出现大跌,但今年以来的油价涨幅仍然可观,纺织原料市场仍处于调整之中。齐金月分析指出,在地缘政治影响下,国际油价目前的走势仍不明朗,但从原料端看,3月成本端短期内依旧高位振荡,价格相对坚挺。
波动的原料市场影响的显然不止是涤纶长丝,近期的染料价格也开始上调。受外部因素影响,加之染料企业限产,造成染料货源紧缺。3月6日,多家染料企业报价出现上调,其中,分散染料价格上调1000元/吨。
此外,值得注意的是,浙江绍兴热电公司近期已经下达通知书:因为国内现货煤源供应紧张,加之电厂库存持续下降,3月蒸汽价格或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,请印染企业合理安排生产,尽量避开高煤价峰期。
面料企业影响几何?
“影响暂时可控。原料价格波动风险其实从去年第二季度就已经显现,所以公司今年年初在做经营规划时,就对原料整体走势有一定规划考量。”江苏一家大型纺织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,面对突然的原料价格大幅上涨,虽然公司难以预判,但拥有完备的采购平台和原材料战略合作伙伴及必备储备,能相应消化掉风险。
不过,面对原料价格上涨,中小企业的应对能力往往不如“头部”企业。
中国柯桥纺织指数显示,2022年1~2月,中国轻纺城面料市场实现成交额233.28亿元,同比下跌33.27%。3月1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这一情况仍未出现缓解,服装面料销售仍呈现连日成交环比小跌的态势。其中,纯棉面料、涤粘面料、涤氨面料、粘胶面料、粘毛面料、锦棉面料、麻粘面料成交价量不等量下跌,拉动服装面料价格小幅下跌。
一家柯桥面料企业的销售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,由于原料价格上涨叠加海外订单取消,部分外贸公司的经营已举步维艰。“由于去年厂房到期,我们认识的好几家外贸公司都没有续租了。”该负责人坦言,成本价格的波动,对外贸企业影响格外明显。“现在,很多外贸公司为了应对原料价格的波动,交期在后半年的订单都选择不报价,以便观察后续汇率波动、原料价格走势与国际局势发展。”
“原料涨价对企业的影响很大。以前的原料行情总是旺季涨淡季降,但是今年很多原料价格始终居高不下。更棘手的是,3月13日,我们接到合作物流公司暂时停运的通知,公司正在加紧对相关事宜进行处理。”一家广州中山地区的面料企业负责人无奈地对记者说。
“原料价格的不稳定,最直观的反应就是服装品牌的订单量在减少。虽然服装品牌下单款式目前还是那么多,但是每个款式的下单量在下降。比如,一家客户原本计划下单3万米,但今年就只采购了不到1.8万米,相对比较保守。”江苏汇鸿纺织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徐贤佑说,“如果消费者反应比较好,那么客户就会对几个款式单独追加下单量。对于服装品牌而言,这样最安全、高效,但是对于我们面料企业而言,下单量少了,批次不变,我们花费的人工、时间等成本基本不变,这会无形中增加成本负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