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央出台两化深度融合的战略部署
2012年11月,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:“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、信息化、城镇化、农业现代化道路,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、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,促进工业化、信息化、城镇化、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”,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指明了方向。随后的五年,是出台支持两化深度融合相关政策最密集的时期。
浙江旭日纤维有限公司专业生产经营: 丙纶FDY丝、丙纶超细旦丝、丙纶细旦丝、细旦丙纶丝、丙纶超细旦长丝、细旦FDY丝、丙纶丝、丙纶高强丝、丙纶工业丝、丙纶普强丝、高强丙纶丝、丙化长丝、FDY超细旦丝、丙纶FDY丝、涤纶色丝、300D涤纶色丝、涤纶丝、玉米纤维、玉米纤维DTY、玉米纤维FDY。
2015年5月,国务院发布《中国制造2025》,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,突出了两化深度融合主线。该文件指出,要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,明确了两化融合在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地位,也是我国制造业所要占据的一个制高点。
2016年7月,中办、国办发布了《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》(简称《战略纲要》),立足于我国信息化建设进程和新形势,明确了新的指导思想、战略目标、基本方针和重大任务,从增强信息化发展能力、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、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三个方面对未来信息化发展方向做了明确规划。其中,“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”的相关内容与纺织信息化最为密切。
随后,政府各个部门高频度地出台了《积极推进“互联网+”行动的指导意见》、《智能制造发展规划》、《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》等一系列文件,从多方面对两化深度融合进行引导,也为纺织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战略性的指导。
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取得重大进展。产品设计信息化推广面广。CAD等技术趋于成熟,在纺织各个行业应用已经成为常态。这五年,在三维人体测量、服装人体数据库、虚拟试衣等技术支持下,基于互联网环境、面向个性化定制的服装设计逐步推广;CAD与CAM的接口技术及相关标准取得进展;纺织品颜色及相关工艺的数字化管理进一步深入;织物花型设计与服装款式设计有了结合的尝试;PLM得到应用,在综合集成方面发挥了作用。
智能制造成为主攻方向。智能制造成为行业信息化新的重点领域。《中国制造2025》发布之后,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重点领域,各级政府也将其作为做强制造业的抓手,给予了各种形式的专项支持。工信部、财政部印发《智能制造发展规划(2016~2020)》,明确了 “十三五”期间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指导思想、目标和十大重点任务,并从2015年开始,每年设立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专项,评选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,山东康平纳、青岛红领、宁波慈星、江苏大生等十几家纺织企业相继入选。
定制化服务新模式不断创新。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,个性化定制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青睐,并逐步走向实际应用。定制化服务作为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重要创新模式,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。
互联网技术的行业应用走向深化。五年来,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,互联网空前普及。在国家政策推动下, “互联网+”更是异军突起,成为产业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点。纺织行业深化互联网应用,给传统产业模式带来深刻变革。大数据应用开始起步,已经用于纺织品服装的精准营销和需求定位, 行业层面的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也在筹建中。在企业层面,ERP系统中积累了大量数据,与物联网、社交网络等其他来源数据形成庞大资源,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预测意义重大。
浙江旭日纤维有限公司专业生产经营: 丙纶FDY丝、丙纶超细旦丝、丙纶细旦丝、细旦丙纶丝、丙纶超细旦长丝、细旦FDY丝、丙纶丝、丙纶高强丝、丙纶工业丝、丙纶普强丝、高强丙纶丝、丙化长丝、FDY超细旦丝、丙纶FDY丝、涤纶色丝、300D涤纶色丝、涤纶丝、玉米纤维、玉米纤维DTY、玉米纤维FDY、丙纶FDY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