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浙江旭日纤维有限公司! 收藏本站|返回首页|联系我们
咨询热线: 400-826-0958
微信 扫一扫
[湖北成为纺织产业转移的新高地]
发布日期:[2025/3/24] 共阅[92]次

湖北纺织产业承接:一场有备而来的产业升级


湖北正以昂扬之姿,成为纺织产业转移的新高地。2025年3月11日,湖北省在国家会展中心(上海)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招商对接活动,这场活动背后,是湖北对纺织产业深度布局的雄心。


湖北省组织了省内14个市州的95家企业组团亮相。湖北展厅以1727平方米的超大展位面积,成为展会上展位面积比较大的单元展区。更令人瞩目的是,参展企业涵盖了纱线、纤维、面料、家纺、服装服饰等全产业链,产品种类之全,让人看到了湖北纺织的丰富业态。


黄冈市黄梅县县长刘婷在推介中提到,当地工业标准地每亩8.46万—9.46万元,固投过5亿元项目还可“一事一议”。在用工方面,县内有纺织熟练工2万余人。用能成本上,低中压蒸汽180-210元/吨,污水处理4.87元/吨,综合成本相比珠三角、长三角更低。


湖北正全力构建“11223N”现代纺织产业布局,这一布局旨在打造全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主要承载区。从科技创新实力来看,以武汉纺织大学为代表的高校,建立了27个省、市、行业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,为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。


全国视角下的大趋势


湖北的积极承接,只是纺织业产能转移大潮中的一个缩影。从全国范围来看,纺织业产能转移正呈现出多维度的深刻变化。随着长三角、珠三角等传统纺织产业基地成本的不断上升,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成为必然。内陆地区凭借更低的劳动力成本、土地成本以及一系列优惠政策,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热土。湖北、河南、四川等省份,正逐渐在纺织产业版图中崭露头角。


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,智能制造成为关键词。企业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产能扩张,而是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,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和产品质量的优化。例如,一些企业在新厂建设中,大量采用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仓储系统,大幅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,同时提高了生产的灵活性和精准度。


现代纺织产业的转移,不再是单一企业的孤立行为,而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转移。这种集群式的发展模式,能够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,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,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。湖北的“11223N”布局,正是这种集群的发展模式典型体现。


声明:本文的内容整理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;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,联系删除。


相关关键词:
在线留言
版权所有 浙江旭日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:中国丙纶网 | 浙ICP备12036992号-1
如果本网站发布的文章或者图片或字体有侵权,请立即联系网站负责人进行删除,联系人:薛小姐 138 6101 6292,付小姐 153 1256 7839